793款分红险近半数红利实现率不达100% 光大永明人寿多个产品经历分红“过山车”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,截至6月3日,已有27家人身险公司公布793款分红型保险产品2023年分红实现率。
数据显示,在投资端承压、赔付支出增加、行业“增收不增利”现象凸显的当下,多家人身险公司分红实现不佳。纳入统计的793款分红型产品中,共391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100%,占产品总数49.31%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纵向对比看,不少产品分红实现率逐年递减,个别产品相关指标在2023年甚至呈现出“断崖式”下跌——其中,光大永明人寿所售的“金保鸿利两全保险(分红型)”“金保安盈年金保险(分红型)”“鑫玺人生年金保险(分红型)”3款产品红利实现率分别由167%、161%、100%降至19%。
分红险的“翻红”始于2023年下半年。
为避免高定价利率带来的利差损风险,2023年7月底,保险业全面停售预定利率高于3.0%的传统寿险、预定利率高于2.5%的分红保险,以及最低保证利率高于2.0%的万能保险。
这一背景下,不少保险公司放弃传统寿险产品,在新一轮业务结构优化中突出分红险,将之作为新一代“主力”。
对险企而言,上述策略可谓“进可攻、退可守”:一是主推“保底+分红”类产品可降低传统寿险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业务占比,优化负债刚性成本;二是业绩表现良好时,“保底+分红”方式可提高客户收益,帮助险企在“3.0%时代”持续博取3.5%的市场竞争力。
记者自保险经纪人处了解到,“以较好的分红实现率计算,市场中热门分红型增额寿的长期IRR(内部收益率)一度可达3.8%,大大高于3.0%。”但同时,上述经纪人也坦言,“也需要注意,分红类产品的保证收益不高,重点在分红,即预期收益。售卖时,我们也会强调分红部分无法保证,做好客户预期管理。”
11家公司平均红利实现率低于100%
如上所述,分红险利益由保证利益与分红利益构成。
依照规定,保证利益取决于产品预定利率,上限为2.5%;分红利益则源于保险业务“三差”。其中,利差源于实际投资收益和预期投资收益差异,死差源于实际理赔和预期理赔差异,费差则源于实际费用和预期费用差异。
分红实现率的计算方式为“实际派发的累积非保证利益的总数额/其销售时于利益说明文件所述的总数额”。若比例接近100%,表示保险公司接近销售时预期的非保证利益;若低于100%,则意味着实际派发的金额低于销售所述的数额。
2023年6月30日起,《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规则》生效,保险公司开始在每年分红方案宣告后15个工作日内披露该分红期间各分红型保险产品的红利实现率。
记者统计发现,至6月3日,已有27家公司披露2023年公司分红实现率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各家人身险公司均以年为单位披露信息,但其适用保单周年日期并不相同。
若以公司平均分红实现率为参考,大部分机构分红实现水平依旧呈现稳定态势。
具体而言,27家公司中,仍有16家公司平均分红实现率大于或等于100%,剩余11家公司低于100%。其中,光大永明人寿、招商局仁和人寿2家公司相关指标分别为63.90%、65.43%,位列行业之末,平均分红实现率未达70%。
但若从具体产品上看,纳入统计的793款分红型产品中,已有391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100%,占产品总数49.31%,已接近半数。
表现较好的产品中,共23款产品分红实现率高于200%。其中,行业分红实现率前五产品均来自恒安标准人寿,其所售的“恒安标准幸福金生卓越版两全保险(分红型)(D款)”分红实现率高达2365%,列行业第一,同时,另有4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分别为455%、396%、283%、265%,包揽行业第二至第五名。
几家欢喜几家愁。有产品表现突出时,亦有13款产品分红实现率低于50%。其中,光大永明人寿所售3款产品红利实现率均为19%,鼎诚人寿所售“新光海航祥瑞团体年金保险(分红型)”红利实现率已低至0。
需要注意的是,由于分红保险的利益由保证利益和不保证利益两部分组成的。部分产品在设计时侧重保证利益,部分产品侧重红利,因而片面关注红利多少并无实际意义。
个别产品经历分红“过山车”
如前文所述,分红利益往往源于保险业务中的利差、死差与费差,这其中,投资收益是国内保险公司盈利的重要支撑。
监管数据显示,2023年,人身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.29%,年化综合收益率为3.37%;财产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2.93%,年化综合收益率为2.87%。
另据记者统计,2023年,62家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寿险公司中,除信泰人寿未在报告中披露投资收益率外,其他61家寿险公司去年平均投资收益率为3.22%,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.85%。其中,仍有21家公司低于3%,所占比重达三分之一。
也正因此,在投资端承压的背景下,保险公司的分红实现率往往也面临压力。从行业整体数据看,分红险有三大趋势:一是整体分红实现率有下滑趋势;二是市场表现分化,公司与公司之间、产品与产品之间,分红实现率均有差异;三是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波动较大,经历业绩“过山车”。
光大永明人寿是其中典型。记者注意到,2023年,其所售的“金保鸿利两全保险(分红型)”“金保安盈年金保险(分红型)”“鑫玺人生年金保险(分红型)”3款产品红利实现率均为19%,但2022年,上述3款产品分红实现率分别为167%、161%与100%。
而数据显示,自2022年起,光大永明人寿始终面临经营压力。偿付能力报告显示,2022年,其净利润出现亏损,达-12.79亿元;2023年,虽保险业务收入有增长,但其净利润仍为-6.56亿元。
预定利率下调催生分红险“翻红”
事实上,分红型保险并非近几年市场诞生的新产物,从出现、火热、衰落到再度“翻红”,关于分红险的探索在我国市场已开展20年之久。
2023年7月,人身险行业预定利率整体下调后,部分公司逐渐将分红险视为“主力”。
在预定利率下调后的人身险市场中,传统寿险预定利率最高为3.0%、分红险预定利率最高为2.5%、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再高于2.0%。
有保险经纪人对记者表示,这一背景下,传统寿险与分红险预定利率差值普遍在0.5%左右。
“如果分红收益大于0.5%,那么分红型产品一定比普通寿险更有竞争力;如果分红收益能达到1%,那么长期IRR已经可以接近3.5%。”上述经纪人表示,“从市场情况看,头部产品长期IRR一度接近3.8%,对比传统寿险、银行理财、定期存款都有一定竞争力。”
也正因此,不少保险公司放弃传统寿险产品,在新一轮业务结构优化中突出分红险。
在2023年7月初的“产品换挡”中,保险公司主要思路有二:一是在原有产品风险保障基础上对保额及现金价值做调整;二是在调整预定利率同时增加客户权益及分红账户,增加产品吸引力。
同在当年7月初,太保寿险董事长潘艳红在中国太保资本市场开放日上表示,太保寿险要将分红险作为下一步创新主打的产品。“人身险从3.5%到3.0%的切换期是产品转型非常好的时机。预定利率降至3.0%后,分红预定利率险的吸引力会明显提高。”
此后,多家保险公司在2024年的“开门红”中尝试主推分红险,希望满足客户收益需求的同时,进一步减轻人身险公司的刚性负债成本——一是业绩表现良好时,“保底+分红”方式可提高客户收益,帮助险企在“3.0%时代”持续博取3.5%的市场竞争力;二是“保底+分红”类产品可降低传统寿险等固定收益类产品业务占比,优化负债刚性成本。
尽管如此,由于分红型产品的非保证利益与保险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息息相关,在保证利益有所下降的情况下,分红险将对公司的综合运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。而分红实现率持续下滑的背景下,分红险对客户的吸引力也在面临进一步考验。
面对分红险能否在低利率时代受到持续关注,业内人士指出,当前背景下,分红险的吸引力仍会上升,但很难回到分红险一险独大的阶段。相对于普通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,分红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险产品的总体收益水平,其最大的优势是共享收益,共担风险,让客户有机会与保险公司共享经营成果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